2021年,万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万宁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力度,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守护民生安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
市场主体更显活力
商事登记更加便捷。持续落实企业注册登记全省通办、全程网上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今年以来累计增加市场主体8761户,其中新增企业1345户。截至11月8日,万宁市市场主体累计53173户,比去年年底增长19.7%。其中企业13075户,比去年年底增长11.5%。
公平竞争审查深入推进。先后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参加培训,督促各单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参加全省公平竞争审查交叉抽查,纠正及废止一批排除、限制竞争的文件。
监管机制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常态化,在企业公示信息和登记事项、食品药品经营等领域抽查一批市场主体。审批监管执法联动有效落实,移送案件线索339条次。
坚持线上线下协同监管。相继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广告等整治,移送一批违法线索,责令4家转供电主体清退多收费用30万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市场安全持续向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狠抓冷链食品及生猪肉监管,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扩散风险。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已完成抽样1851批次,其中28批次不合格。抓好校园、旅游景区等重点地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配方乳粉、食盐、豇豆、葡萄酒、食品添加剂为重点,深入开展多项专项整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抓好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监管,对万宁市疾控中心及22家疫苗接种点完成三轮全覆盖检查。加强退烧、止咳、抗病毒以及素等四类药品监管,严格落实售药登记工作。制定2021年药品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组织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流通检查等12项专项行动,排查一批药品安全隐患。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在生产、流通领域抽检产品164批次,合格率达84.15%。组织开展电线电缆、摩托车等多项专项行动,整改一批问题,移送一批违法案件线索。
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夯实
强化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和监管。免费强制检定压力表、加油枪、衡器等计量器具8193台次。完成加油机计量比对工作,确保量值一致。开展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整改一批问题,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积极引导市场主体申请商标、专利和地理标志注册,新增注册商标610件(截至3季度)、地理标志商标2件(万宁鹧鸪茶、兴隆咖啡),全市累计拥有注册商标2781件(截至3季度)、发明专利94件(截至9月份)、地理标志商标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市场监管队伍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建设整顿年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央大政方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食品药品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网上学、集体学等方式加大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
推进职能大融合
市场监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11月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召开以来,市场监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万宁市委、市和省市场监管局的正确领导下,稳中求进、稳中求新,全面推进职能大融合、改革大提速、监管大提效、服务大提质、能力大提升,市场监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自2019年3月13日万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以来,职能平稳整合,人员平稳过渡,工作平稳有序,形成“事合、人合、心合、力合”局面。
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事登记制度持续深化,推进“先证后照”“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全省通办”登记制度,构建普通注销与简易注销相结合的退出机制,市场主体登记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市场主体总数从2016年底的1.75万户增加到5.3万户,增长201%。
三是市场秩序平稳有序。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5年来,查办案件515宗,罚没款837.97万元(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前)。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事故。
四是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万宁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落实,纠正及废止一批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建立市场监管部门内部统一的随机抽查工作机制,牵头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实现双随机全覆盖和常态化。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加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
五是质量提升成效明显。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产品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计量检测机构标准建设,严格开展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等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全市商标拥有量从2016年底的891件提升至2781件,增长212%,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1件(万宁槟榔)提升至4件(万宁槟榔、万宁金椰子、兴隆咖啡、万宁鹧鸪茶),增长300%。
发挥优良传统
持续推进市场监管工作
万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符福洪表示,2022年,万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发扬市场监管人的优良传统,立足自身职能,从持续提升商事登记服务水平、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完善新型监管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持续提升商事登记服务水平。探索推行商事登记确认制,实现商事登记“跨省通办”,推动商事登记与行政审批联动办理,更多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简化企业普通注销程序,完善企业简易注销制度,试行公告承诺注销登记制度,全面实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着力解决企业注销难、退出难问题。
二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深入实施《海南省公平竞争条例》,推动设立市公平竞争委员会,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竞争政策实施机制,保障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三是完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针对性、有效性。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落实全覆盖重点监管,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促进信用监管与“双随机”抽查的统筹运用,加强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切实用市场力量约束企业违法行为。
四是强化市场安全监管。持续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推动设立市药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万宁市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药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品种,实行全流程、全主体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方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专项整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扩大生产及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地落实。持续强化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化肥、食品相关产品等产品的重点监管。
五是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监管能力,提升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学深悟透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挖掘一批地理标志产品,盘活地理标志存量资源,培育地理标志优势产业,推动特色产品向产业集群化发展。(王英恒 许秋娜 关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