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际海南网-中国!
国际海南网【官网】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全国咨询热线: 089831157067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教科文卫
产品推荐
相关苗木行业新闻

挺身而出、争当先锋——三亚“疫”线的教育工作者(一)

点击:223 时间:2022-09-03

0801疫情以来,三亚按下“暂停键”,他们开启“加速度”,无数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积极投身到“疫”线工作中,用坚定的信念和逆行路上的平凡身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故事。

周永映:“没关系的,休息一下就好了!”

“周老师你累了就休息一下。”“不用了,赶快打包好装车,尽快送到村民的手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三亚市崖城中学团委书记、党支部宣传委员周永映主动报名参加崖州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身兼物资配送员、核酸信息采集员等多重角色,从三尺讲台奔赴抗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崖州区东关社区急需核酸信息采集员的通知,周永映时间报名参加。凌晨5点半,在大家睡梦正酣时,她已经来到东关社区进行核酸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随后便赶往崖州区宁远河道德广场高风险采集点开始核酸检测的信息扫描录入工作。

挺身而出、争当先锋——三亚“疫”线的教育工作者(一)

“我是一名党员,我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周永映不仅心怀责任担当,更怀揣着耐心和细心。遇上没带手机的居民,周永映不急不躁,温柔询问他们的信息,录入后还提醒居民核对电话号码是否正确。在核酸检测上门采样期间,她多次主动帮助老人小孩解决核酸检测中的难题。正是这样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与支持,面对大家的称赞和感谢,周永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感觉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核酸采样点、“爱心包”物资点都是周永映的工作战场。核酸采样结束后,周永映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物资点,加入到分拣打包的队伍,为封控区居民配送蔬菜、面条等生活物资。长时间的连轴转让周永映疲惫不堪,实在太累了,她就利用休息时间靠着墙眯一会,任务一来马上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不仅如此,周永映还负责给住在学校宿舍的老师们发放物资,及时反馈教师们的物资需求情况,做好统计,上报社区。物资一到马上在群里通知老师到点位领取,或将物资送上门给老师。

将近20天连续抗疫,由于工作过于劳累,周永映出现头晕头疼的情况,但她依旧毫无怨言,“没关系的,休息一下就好了,现在是疫情防控吃紧的阶段,需要足够的人手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她秉承着员的优良品质,率先垂范,如同风向标一般带领着学校的老师们与医护人员、志愿者们共同奋战,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刘少华:“为人民服务!”

8月2日,三亚市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立即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动员令。作为三亚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刘少华责任在肩,使命在前,时间报名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志愿活动,连日来先后参加了核酸采集现场管理、人员体温测量、信息录入等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组织号召其他的教师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挺身而出、争当先锋——三亚“疫”线的教育工作者(一)

哪里危险,哪里就有刘少华的身影。8月16日,随着疫情的发展,社区的防疫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得知之前安排的到封控楼栋上门做信息录入的工作人员临时被抽调,本区域人员不足,刘少华主动请缨,要求随着医护人员到封控楼栋,到危险的前线去工作。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早上刘少华来不及吃早餐,喝一杯温开水就匆匆奔赴工作地点。3个多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无暇顾及汗水打湿衣服、流入眼睛带来的不适。连日不停歇的工作,刘少华的教师职业病咽炎和肩周炎犯了,根据指挥部的排班表休息3天后,她又选择了重返工作岗位。“为人民服务!”这是她工作期间对感谢她的居民说得多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刘少华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尽职尽责;而作为一名母亲,面对每天出门前4岁儿子的哭泣与挽留,她更多的是纠结和焦虑,“每天工作结束,不停地查自己的核酸结果,直到看到显示阴性,心中对孩子的愧疚感才会有所减少。”但一想到社区那么多工作需要做,想到那些不远千里支援海南的医护工作者,想到那些方舱医院的大白们,想到那些每天处于焦虑当中、期盼疫情早日结束的群众,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到抗疫一线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王锦:“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有时上午在吉阳区,下午在天涯区,有时就定点在天涯区海润路,每天从早上忙碌到深夜才结束。这是三亚市第七小学教师王锦的抗疫日常。

自从8月1日晚上官方公布疫情后,8月2日,王锦和几位同事积极报名参加了爱在天涯抗疫一线的志愿活动,连日来,他们承担起天涯区45个村(居)委会201个核酸检测采样点位的医疗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挺身而出、争当先锋——三亚“疫”线的教育工作者(一)

仓库里防疫物资种类多、需求量大,如何做到高效、准确、有序的分配,是对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每天早上8点,王锦准时开启高强度、快节奏的物资分配。接货、分拣、调配、登记、盘点……面对诸如鞋套、N95口罩、酒精、防护服、医用帽子等多且繁杂的医疗物资,以及每箱物资不同的数量、型号,王锦与同事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以细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高效完成医疗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为保证物资及时发放,王锦有时既当“分拣员”又当“搬运工”,肩扛手提,将免洗液、采样管、防护面屏、消毒液、医用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入库出库。这期间她还参与吉阳区榆红路医疗物资仓库的分拣、打包、卸货、装车等工作,再苦再累也从未有过怨言。

挺身而出、争当先锋——三亚“疫”线的教育工作者(一)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永远是我们三亚市青年突击队志愿者的口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想要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0331到0801,历经两轮疫情,王锦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守点、护城、舍小家顾大家,疫情面前义无反顾,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坚守和奉献的赞歌。(伍家良)